一項引起國際關注的獨立調查報告揭露,世界銀行的領導人曾施加「不當的壓力」,促使改變數據,以提高中國在《經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中的排名。之後,世界銀行取消了該報告的發布。這顯示從聯合國、布雷頓森林體系到世界貿易組織(WTO),中國一再採用其影響力,將「魔爪」伸向世界各大關鍵組織。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世界銀行委託外部機構、威爾默哈爾律師事務所(WilmerHale)進行調查。根據調查報告,中國希望在2017年和2018年提高排名,2017年10月,時任世界銀行首席執行官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召集編撰《經商環境報告》的經濟學家召開會議,商討如何揀選數據與改變評估標準。
調查報告提到當時有經濟學家表達不同意,但喬治艾娃卻批評同仁「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不恰當,沒有認識到《營商環境報告》對中國的重要性。」此外,有份參與對銀行員工施予「直接和不直接的壓力」以協助提高中國排名的包括另一位高層,即時任世界銀行行長金墉(Jim Yong Kim)。
調查報告還指,雖然許多世界銀行員工認為調整標準「不恰當」,但因為害怕被報復,因此在壓力下被迫改寫,將原本中國的第85排名提高至78。改變標準也影響了沙特阿拉伯、阿塞拜疆和阿聯酋的排名。
據了解,當時世界銀行正為爭取130億美元增資煩惱。時任美國總統特川普對包括世界銀行在內的多個國際機構有尖銳批評,也多次揚言美國不再提供財源。美國和日本是世界銀行最大股東國,而中國則排在第三位。作為增資協議,中國政府當時的附帶條件是希望提高世界銀行的投票權。
美國、中國和其它成員國直到2018年4月才敲定世界銀行的增資協議。不過調查報告未證實或否認,更改《經商環境報告》的調查方式、提高中國的排名和中國同意增資有直接關聯。
經商環境報告數據涉嫌違規的事件曝光後,該行已暫停發布經商環境報告,並表示未來將採用新方式評估經商與投資環境。
針對指控,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喬治艾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拒絕接受報告中的內容,並說她已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執行董事會匯報此事。
美國財政部表示,正對該報告進行分析。財政部女發言人拉馬納(Alexandra LaManna)對路透社說:「這些是嚴重的發現,財政部正在分析這份報告。我們的主要責任是維護國際金融機構的正直。」
中國積極參與國際體系卻沒有遵守規則,將篡改、權錢和腐敗帶入國際體系和機構中。其中包括聯合國人權機構,曾傳出把向聯合國申訴的中國人士資料交給中國政府。
此外,世界銀行曾於2019年要求其台籍員工需取得中國護照,才能保住飯碗,並且表示不再錄取台灣籍人士。事件曝光後,世界銀行才修改其規則。
美國外交關係學會研究國際經濟體系的主任史代爾(Benn Steil)表示:「中國還會越來越積極地推動在其他國際機構中支持中國的立場,包括像是聯合國對台灣的立場,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在溯源調查上,這些問題都無法從機構的制度上着手解決。」他認為,美國得和盟友以身作則,更積極參與相關機構治理的改革,才能抗衡中國的影響力。「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