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中國大陸媒體9月12日報道,房企石榴集團董事長崔巍9月11日舉行媒體溝通會,媒體會持續了約一個半小時,一同出席的是新當選的石榴集團董事徐振峰,以及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喻鑫律師。崔巍在媒體會上情緒波動很大,他數度哽咽需要調整情緒後再繼續發言。動情之時,他甚至直接走到會場中間跪下,雙手捶地。
崔巍稱,「對於負債率和淨資產覆蓋率,我們歡迎所有的金融機構再做盡職調查。如果因我們實際的淨資產覆蓋不足而給各家金融機構帶來真實損失的話,我將從我們所在的石榴中心22樓一躍而下,我以我的生命做出信譽擔保。」
崔巍稱,「作為民營地產企業的我們,在眼下這種風高浪急的經濟環境當口,原本應該是無聲無息低調前行,但我們還是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據崔巍透露,石榴集團20年來開發的項目沒有一棟爛尾,沒有因此給所在地政府添麻煩、造損失;至今未有一筆金融壞賬或銀行逾期,總資產600億元人民幣左右,有息負債120億元以下。
在2021年底,石榴集團計劃中的上市未能成功,這使得一些需要流動性資金才能解決的問題在2022年逐漸暴露。
據悉,此次事件源於公司股東的糾紛,並傳出搶公章、搶資產等紛爭,以及公司流動性出現問題。
據石榴集團2022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實現營收167.85億元,同比下降23.65%,歸母淨利潤則從2021年的8.18億元大幅降至1.11億元。
根據克而瑞數據,2021年石榴集團銷售額為407億元,排名第65位,尚且較2020年有所上升。從2022年年度榜單開始,石榴集團身影已經消失不見。
統計數據顯示,各房地產開發商的銷售額持續下滑,企業資金鍊緊張,房企債務風險爆發的概率在加大。
中國的樓市受政策影響極大。前中國知名地產商任志強對此有一個頗為流行的比喻:房地產就像「夜壺」,宏觀經濟不行了,就拿出來用一下,刺激刺激,用完了再踢回床底下。
例如,在2016年,中國官方主導開啟一輪棚改貨幣化,將城市中難以配套的「老破小」的區域進行拆除,給予拆遷戶現金補貼,鼓勵他們再拿這筆錢去購房。這一政策造成當時中國樓市「量價齊升」,房企們通過激進的高槓桿操作,搭上政策的「東風」,瞬間膨脹,但金融風險也在累積。
到了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的報告中,首次出現「房住不炒」。此後監管逐步加碼,直至2020年的「三條紅線」:要求房地產企業控制負債規模,具體而言:一是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二是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三是現金短債比小於1。
「三條紅線」如果踩了其中一條,年負債增速不得超過10%,如果踩了兩條,不得超過5%,如果三條全踩,不得新增有息債務。
中國大型房地產開發商萬科集團創辦人王石在8月底的2023亞布力論壇第十九屆夏季高峰會上直言,中國房地產市場中,商品房占到80%,這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將來的市場結構會改變。「顯然現在大大小小的開發商會進行新的調整、洗牌,叫驚雷滾滾還是叫烏雲密布,怎麼形容都不為過。行業還會存在,但是企業的調整會非常非常大」。他說說。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