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陸醫界對國產藥品的質量問題提出強烈質疑,稱一些集採藥物療效不穩定,出現「血壓不降、麻藥不睡、瀉藥不瀉」等現象,引發輿論關注。
據大陸媒體綜合報導,在今年上海的「兩會」上,上海瑞金醫院普通外科主任鄭民華等20位醫界政協委員聯合提交提案,稱在現行藥品集中採購的制度下,集采的藥物療效不佳,同時指出醫生在臨床使用中沒有選擇權。
鄭民華指出,由於價格壓低,集採藥品的質量參差不齊,醫生面對患者的質疑,卻無法提供更優質的選擇。他強調,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政府應為價格較高的原研藥留出使用空間,並建議醫保部門對進口藥品和國產藥品設定不同的報銷比例。
除此之外,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朝陽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醫師盧長林也在北京政協會議提出,集採藥的療效普遍遜於進口藥和原研藥。他以新型口服抗凝藥為例指出,儘管劑量相同,但進口藥在預防中風和肺栓塞方面表現優異,而使用集採藥的患者卻更容易出現中風和肺栓塞。同時,集採藥的不良反應率偏高,甚至出現過敏反應,這些現象都反映出集採藥的純度不夠,生產工藝不佳。
一位不願具名的北方三甲醫院麻醉科的醫生透露,與原研藥相比,國產麻醉藥的效果「稍差」。他直言,這種質量差距可能源於國內外製藥工藝的不同,也可能與部分藥廠因成本壓力而降低質量管控標準有關。
自2019年起,大陸開始推行藥品集中採購,通過「以量換價」來壓低藥品價格。近六年來,已完成10批藥品集采,其中國產藥占絕大多數,進口藥和原研藥的比例降至約5%。儘管這一制度在降低藥價方面卓有成效,但隨之而來的質量問題卻引發廣泛爭議。
近期,國家醫保局已向上海醫保局發函,委託其向鄭民華及瑞金醫院致謝。這似乎是在釋放信號:官方或將正視這一問題。但如何在保證藥價低廉的同時提高藥品質量,仍是一個複雜的課題。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