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襲造成學生們在停課與上網課之間煎熬著,心理健康面臨挑戰。香港最新的一份調查指,46.5%中學生的壓力指數處於偏高水平,但僅約一半的學生願意求助;更有24.2%的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傾向。
綜合港媒報導,香港青年協會10至11月間以自填問卷方式,訪問5,160名中一至中六學生,發現「功課/考測繁重」最讓學生困擾(46.7%);其次是「學習動力低」(39.4%);第三是「成績退步」(29.1%)。
青協周二(29日)公布這份調查結果時提到,有求助的學生成績不俗,但升中四後因課程緊湊,不時溫習至深夜,缺乏充足的休息,學習狀態日漸轉差。該學生擔心成績退步而壓力增大,又因不想麻煩朋友而未向朋友傾訴,不時在晚上獨自哭泣;更因害怕被貼標籤和被學校知道而不敢求助於社工。
調查發現,近24.2%的學生有輕度至嚴重程度的焦慮傾向,比2020年的21.9%多,亦比2018年的15.4%增加8.8%。
青協「關心一線2777 8899」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處理了22,780宗與情緒相關的求助個案,較去年上升3,335宗。
青協指出,學生有煩惱或不開心時,大約只有一半(50.4%)的人願意求助。有88.5%的受訪學生不反對向別人求助,但有煩惱時會儘量自己解決;69.9%的學生認為,遇到情緒困擾是人之常情,不需要掩飾;也有70.9%的受訪學生覺得「求助需要很大的勇氣」。
青協副總幹事徐小曼表示,大部分中學已逐步復常到校上課,但不少學生反映課程緊湊、功課繁重,學業壓力快速升高。由於學生的學習和適應存在步伐差異,加上新教師比例增加,青協建議學校在復常路上多關注學生在課業以外的身心、社交和全人健康需要,加強經營校內關愛互助氛圍,提升學生歸屬感和幸福感。
她續指,調查的部分數據反映學生的求助心態尚屬正面,但相信仍有不少學生隱藏自己的情緒,沒有勇氣求助,建議學生若嘗試自行解決問題後仍受情緒困擾,應儘快求助。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