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信秦剛倒了 習政權不詳的徵兆

法廣
2023-07-27
image
2023年6月1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時任中共外長秦剛在北京會面。(LEAH MILLIS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秦剛晉升神速, 被稱為「火箭幹部」,升得快,沒想到墜落得更快,在任僅七月,為中共建政以來最短命的外交部長。

中國外交部網站已把秦剛的足跡清洗得差不多一乾二淨,甚至在「歷任外交部長」一欄,也沒有了秦剛,好像這個人不曾存在。

一些分析還在猜測,秦剛被免掉了部長,但保留了更高一級的國務委員,或許他還沒有完全墜落?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揚大利對美國廣播公司表示,「秦剛的資歷相對簡單,保留國務委員的位置說明不是特別重大的政治鬥爭……」。

不過,如果中國的憲法還作數,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才能罷免國務委員,也就是說如需罷免,也要等到明年三月開全國人大?如此,秦剛的國務委員一職或許只是在虛假地延長?

秦剛在擔任禮賓司長時陪同習近平出入,得其信任,得其親自提拔,故而短短時間,從駐美大使晉升外長,從外長晉升國務委員,後面這一步,老外長王毅用了足足五年時間,秦剛只用了三個月。

秦剛是習近平不顧中共黨規,在二十大強行開啟第三任總書記任期後,親自納入中央委員會,親自選拔的高級幹部之一,秦剛在習近平的眼皮底下墜落,在分析人士看來,嚴重損傷了習的權威,至少識人不明。

英國廣播公司援引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拉塞爾分析,秦的隕落和升遷同樣出人意料,猝不及防。「由於這兩個舉動都出自中國領導人,這一事件將被視為高層令人尷尬的用人失察。」

但在另外一些中國問題專家看來,這件事的影響將不止於此,習在黨內確立或者強加的「偉光正」形象將不翼而飛,由此引發內部對習決策能力的嚴重質疑。而時事評論人士張杰認為,秦剛事件暴露了習近平的致命弱點,缺乏判斷力,這個問題自他上任以來就一直存在,並越演越烈。如國進民退、東升西降、秦剛任免等。他質疑:領導人缺乏判斷力,現在的中國就如同一輛沒有剎的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結局會是什麼呢?

媒體人伊恩.約翰遜在「秦剛去職讓習近平的領導力成為焦點」一文中也指出:秦剛的離奇離職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又一次公開挫折,這表明他的高層管理遇到了嚴重困難。這一系列挫折讓人質疑這位獨攬大權的領導人的判斷力。作者列舉了習的一系列「誤判」:普京下令侵烏前公開支持普京;固執地堅持清零政策又突然反悔,導致至少百萬人死亡,造成經濟衰退;而他對秦的提拔也繞過了許多規範,是又一次錯誤的人事判斷。

秦剛墜落過程相對溫和,有分析指這可能是考慮到他是習近平親信的因素,不能讓習近平過分難堪。但是,習為什麼不能保秦剛以減輕對自己領導力的質疑一直是個疑問。這或許也是當局至今無法公開交代秦剛被解除外長職務的原因之一。

費加羅報把秦剛消失與曾擔任里昂國際刑警中心主任的孟宏偉突然消失對比,但有分析指出,這是兩個不同時期發生的兩個不同事件,首先,孟宏偉突然消失發生在習氏政權最具挑釁性的時期,習在那一階段,以反貪橫掃黨內對手,以及前任餘孽,可謂所向無敵。如今,習在排斥了紅二代、團派及各路大佬勢力之後,所有的大權集於一人之手,定於一尊,獨斷獨裁,極有利也極有弊,他可以獨攬功勞,但由於他的誤判而發生的後果也很難全部怪給別人。其二,孟宏偉被視為前主管政法的常委周永康的餘黨,是習的對頭;而秦剛則是習近平的親信。

秦剛墜落,是否意味着強人政權在最鼎盛期開始疲弱,走向黃昏?中國問題專家鄧聿文對美國之音表示,秦剛事件對習近平「絕對是壞事一樁」,一則讓國際社會更不信任這個高度不透明的政權,二則秦剛的迅速消失,讓人們自然認為,「習的新一屆權力班子內部又開始生起權力鬥爭,習對政局的掌控很可能不穩。」習最怕的就是有人「出於某種政治動機散布政治謠言並在黨內外傳播,被他的高級幹部們理解成他權力動搖的佐證。」

這位分析人士認為,秦剛事件只是開始,「習政權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或已形成,秦剛的倒下是第一張牌……」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