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新宮廷劇「翡翠」登場

孫國祥
2021-03-07
image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不管台海局勢如何緊張,兩岸三地所製作的中國宮廷劇,總是能以扣人心弦高潮迭起的劇情擄獲人心。近日繼中共於2018年第13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取消國家主席兩屆任期制,正準備為習近平2022年「黃袍加身」之際,又傳出「當局」禁用「翡、翠」等文字,無論言談或書寫,只要遇到統治者名諱或有貶抑嘲諷諧音,一律都要迴避。 

翡翠原是一種寶玉,專為增加美觀卻也是沒有實用價值的物品;翡翠也是一種鳥類,嘴長且直、羽毛光彩奪目,但也引申喜歡人前背後說長道短、搬弄口舌滋事生非。當然,現在也被中國網民用來形容自已的領導人,影射為「非習」、「習習卒(死)」之意,有抗議習近平大權獨攬、及詛咒「習大大死兩次」大逆不道意味,嚴重挑釁「皇權」,自然以「斬立決」禁用治罪。

在中國曆朝官場中,「避諱」是相當具有中國專制政權特色的宮廷政治文化,上至皇宮貴族下到黎民百姓都要嚴格遵守;熟知箇中奧妙者,或可加官進爵、逢凶化吉,違逆者重可抄家滅族、輕者可流放邊疆。避諱含蓋「言詞」及「文字」,如對現今中共領導人不可直接戲稱「習包子」、「扛麥郎」或「小熊維尼」,須以「平易近人」的親民形象稱呼,遇習近平名諱就要以「缺字」、「換字」、「改音」,但不能有負面影射,如「習禁評」、 「習卒習」 或「 革除陋習」等各種方式為之;不能對「習核心」或「習思想」有絲毫不敬或挑戰之心,不能對「皇權」高談闊論說三道四,更不能泄漏「皇家」成員身份,否則將面臨14年牢獄之災。 

自從習大大2012年登基之後,以言詞及文字勇於「挑戰習帝」者不可勝數。從2014年知名西藏歌手格桑亞培因一曲「藏人們」,歌詞內容被視為涉及政治遭判4年徒刑;2016年北京地產大亨任志強,因大放厥詞形容習近平是「剝光了衣服也要堅持當皇帝的小丑」,被中共開除黨籍並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2020年中共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蔡霞在一段錄音檔批評習近平「就是一個黑幫老大」,被中央黨校開除黨籍流亡美國。未來這些中共「反革命份子」在習近平「朕即天下」的威權統治下,只能噤若寒蟬或流亡天涯、如果不吐不快就要有視死如歸、慷慨就義的準備。

中國各朝各代都有大興「文字獄」案例,是中國專制統治者對文人的一種政治迫害,即便從1945年播遷來台的政權都難以迴避,如一則商業廣告文案「世界的國貨」,就被檢舉自右往左讀,有「禍國的介石」諧音,自然要被羅織罪名。目前生長在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的台灣,不管早從13世紀或17到19世紀移居來台的原住民或漢人,或近期從他國移入的新住民,都何其有幸皆享言論、宗教、免於匱乏及恐懼的自由,不用擔心害怕對統治者的批評指教,會遭到殘酷的「秋後算帳」。

中國宮廷劇能受到全球使用中文觀眾的歡迎,除了導演、製片、編劇運籌帷幄、演員精湛演技、及劇場人員通力合作外,不外乎來自於普羅大眾對於中國歷代「深宮大內」爾虞我詐、明爭暗鬥、步步驚心的劇情攻略所吸引;同樣的,習近平與其他六名政治局常委平時的「賣力演出」,也都是「觀眾評論」的焦點,只是生活在中共統治下的人民,只能看戲鼓掌叫好,甚至要配合演出粉墨登場,但不能「隨心所欲」妄議中央或詛咒領導,否則可能會如戲中「大刑侍候」或推出「午門問斬」。

(※作者為台灣政府前駐美人員,全文轉自上報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