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八旬老太在生日這天想吃一碗切面

張3豐
2022-06-21
image
2022 年 6 月 3 日,在上海靜安區 Covid-19 封鎖期間,一名警官站在一條封鎖街道的屏障。(圖片來源: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上海一位八旬老太,疫情中迎來了自己的生日。

她去了自己熟悉的糧店,想為自己買兩塊錢的切面。但是,她沒有手機,沒有辦法掃場所碼。

「我沒有毛病,帶身份證號可以嗎?」

「不行。」

她掏出10元錢,遞給一位路人,尋求幫忙。這位路人拿出手機掃碼,結果發現自己的核酸超過72小時了,也不能買。事情經過就是下面這個截圖: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據我了解,這事還有後續:

第一,這位幫忙的「鳳」,也已經74歲了;

第二,糧店的上級後來還過問了此事,可惜並不是安排員工給老人送去切面,而是關照朋友圈截圖所形成的輿情:「領導如果要問,我們也沒什麼錯,嚴格執行集團指定的防疫規定是沒錯的。」

這事最觸動我的,還不是老太太在生日這天沒有買到切面,也不是她佝僂着的背影,而是她向幫忙的人道謝——世道如此艱難,想吃切面吃不到,這事很容易壓垮人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是她依然維持着自己的體面和尊嚴,非常禮貌。

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配得上自己的市民嗎?配得上市民身上體現的「文明」嗎?

首先指出的是,這個所謂的「集團的防疫規定」,如果拒絕老太太,即便是在當下的中國,也是錯誤的。

查詢一下過去的新聞會發現,對沒有手機的老人,身份證就是通行證,可以人工登記。任何部門都不能剝奪老年人的權利。

坦白說,這個老人的遭遇,在我看來和河南省給那些村鎮銀行受害者「賦紅碼」一樣,都是標誌性事件。

以「保護老年人」(他們被視為受病毒威脅最大的人群)為口號的防疫,最終在傷害老年人。疫情中很多老年人遭遇看病難,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但是,八旬老太拿着身份證也不能購買切面,給人們帶來的震撼也許更大——這樣的行為因為更小、更日常,也就更恐怖更讓人絕望。

這些天,上海發現的病例已經很少(經常都是個位數),很多區域都開始「放開」,這也是老人能夠走出家門和小區去買切面的原因。但是,她遭遇的,卻是一種冷漠的、徹底的、變態的防控措施。

這件事的可怕之處,就在於上海的防疫已經真的「無死角」,不但在實體空間沒有死角,「人心」也沒有,一種全方位的鐵石心腸正在形成。

這是「不能提供核酸證明無法去醫院看病因而死掉」的事件的延續。看急診和核酸的衝突,是防疫中「極端狀況」的遭遇,而看着兩米外的切面,三方(顧客、好心人和店員)都無能為力,則代表「防疫社會化」在日常生活領域達到的程度。

這個糧店的工作人員和領導,面對這位老人時已經「完全沒有私心」,不但沒有任何同理心和同情,也沒有任何獨立的科學判斷(出示身份證買麵條,並不會增加一絲傳播疾病的風險),因而完全喪失了作為人的「主體性」。

他們成為完美的執行者,成為肉質的「機器人」。如果你贊成這種執行力,我只能祝福你全家一路順風。

這可能也是「防疫思維」對塑造人的行為所能達到的頂點:我們就是需要徹底的監測、控制和徹底的透明化,任何人都不能有任何特別,這才能達到「社會消殺」的效果。

這種思維對社會造成的損害,在「切面事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它的後遺症,正在越來越明顯,而我們又如何才能修復被破壞的「社會免疫力」?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城市的地得

猜你喜歡

老年人預防流感需注意

Dorset Lodge 德贍護理中心  2024-05-13

如何預防隨着年齡增長而導致的肌肉流失

快樂生活居家養老  2024-05-13

編輯推薦

救救工廠:工廠真的卷不動了

浦銘心  2024-11-04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