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話中南海》專欄刊登和播出的《「躺平」是李克強和汪洋最不壞的選擇》一文,趕在中共二十大閉幕式的前一天準確預測了「兼任人大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和全國政協主席的三個常委,即栗戰書、李克強和汪洋均不再連任」。
這篇文章被廣泛轉載後,網友「馬甲飄飄」在跟帖中詢問,「這位『高新』是何方神聖?居然預測到『李克強、汪洋、栗戰書皆不再連任』?」。
確實,筆者是在中共對外宣布二十屆中央委員「當選」名單之前,在眾人看好汪洋接任總理的嘈雜聲中,唯一預測到李克強、汪洋也會和栗戰書一起退休的。不過與此同時,新的政治局常委會裡的總理和常務副總理的人選,都是出乎筆者此前預料的。
其實,筆者早在2020年12月21日發表於本專欄的《趙樂際二十大後陪跑習近平的可能性最大》一文中,已經預測過:「屆時的汪洋肯定是和李克強及栗戰書一樣一退到底」。
不過,筆者在兩年前做出這一預測的同時,也還認為在李克強和汪洋都會於二十大上退休的前提下,與李克強和汪洋同齡的王滬寧應該會「享受一次王歧山享受過的『特殊待遇』,被習近平犒賞一屆國家副主席職務」。沒成想,如今習近平犒賞他王滬寧的居然是接替退下去的汪洋的全國政協主席職務。
至於從未有過半天國務院工作經歷的李強接替總理一事,筆者過去幾年裡的分析和推測是有過反覆的。
關於習近平中意李強為李克強接班人的說法,最早始於6年前,也就是中共十九大召開前的2016年。當時的香港《蘋果日報》刊登了評論員林和立的文章《習近平有意在位20年 交班方案只培養總理接班人》。文章說:北京的最新消息是,習近平已初步篩選了「三李」作為總理接班人,他們是不久前提升江蘇省委書記、浙江前省長李強(1959年生);遼寧省委書記李希(1956年生);與由湖北空降到天津直轄市的書記李鴻忠(1956年生)。三個人選當中李強明顯占優,他在習近平於2002到2007年掌管浙江時先後出任溫州市委書記、浙江省委秘書長,是習的左右手。
三年前,即2019年11月4日,在我們《夜話中南海》專欄里發表的《下屆國務院總理會是李強還是胡春華》一文中,筆者引述了在網上讀到的一位內地網友的翻牆貼文《20大接替李克強的人選與包子的皇儲》。
該網友說:根據一些傳言和跡象,說一些聽到的傳言和自己的推想。當年抓孫政才,其實是為了讓下一屆總理變成習派人馬。因為孫政才不可能和胡春華一樣冷處理,因為孫政才政績卓著(起碼在數字和報表上是這樣)。相比之下,胡春華(1963年生)就遜色很多了,所以孫政才如果不徹底打倒,此人當總理的路子是很難阻礙的。所以孫政才被幹掉了。
這位內地網友接下來還說:(目前在台上的)李克強肯定只能當兩屆總理,下一屆總理很有可能是上海市委書記李強(1959年生),此人是習近平的浙江同事,當年習在當省委書記的時候此人是秘書長,是習的大管家。上海市委書記是一個跳板,李強不多久就會進入國務院。
2020年8月10日,筆者又發表《除了胡春華,誰還有可能會是總理接班人?》一文,文中先是預測了李克強能夠在二十大上實現「平安降落」或許已經是最好結局。在外界媒體普遍擔心李克強成為習近平替罪羊之後,他李克強的心態大概也已經只能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來形容。
而在李克強的總理接班人問題上,此文中雖然說了「也曾大膽推測過一個從未擔任過副總理職務的人被習近平直接推舉為國務院總理的可能性」,但還是認為「李強能否成為總理接班人,端看他在明年(2021年)3月是否會被『增補』為國務院副總理。如果是,那麼外界對李克強的國務院總理接班人選問題就不必再費周折討論了;如果不是,也不能證明胡春華接班李克強的未來已經是板上釘釘。至少也還存在一種可能,就是讓韓正接班總理職務後只干一屆。」
去年3月22日,筆者又在本專欄發表《下屆政治局常委里至少有兩個習近平大秘》。文中認為,曾經和正在是習近平「大秘」的李強和丁薛祥都是二十大上進常委的過硬人選,但當時對他們兩人「入常」之後,可能擔任的具體職務的推測都是不準確的。
接下來發生的故事是,李強非但沒有在二十大召開之前被中途「增補」為副總理,而且還在今年初因為上海的防疫之亂而名聲大敗。所以筆者自今年年中以來至二十大召開之前,已經不太相信習近平會在總理接班人選上再打李強的主意。
現如今,筆者3年前那篇文章說的「另外一種可能」,已經被事實證明為沒有可能了。習近平的「破八」不但沒有落實到筆者此前認為可能性較大的韓正身上,反而是落實到了筆者事先表示過懷疑的王毅身上,甚至把年已七十有二的張又俠留任,實在是令筆者錯愕不已。
關於張又俠的留任,外界均驚呼他的72歲高齡。不過話說回來,回想一下當年的鄧小平在強調幹部年輕化的同時,卻在廢黜「楊家將」之後把軍委副主席職務分別安排了時年76歲的劉華清和時年78歲的張震。所以習近平想必是認為,比起當年的劉華清和張震,如今的張又俠簡直就可以被認為是「年富力強」了。
至於比張又俠年輕13歲的胡春華的「出局」,筆者在一個星期前才刊發和播出的文章中曾分析過,「假如韓正最終會成為李克強接班人的話,胡春華入常並接替國務院常務副總理職務也並非唯一可能,其他可能包括不被安排入常同時也不再連任政治局委員,只是在連任中央委員的前提下,等待明年三月出任一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也包括雖然如願入常,但離開國務院系統,比如擔任全國政協主席職務?」
而如今已經發生的事實,雖然不是前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而是現任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成了國務院總理接班人,但胡春華的下場還真是被筆者言中,不但沒有被安排入常,而且連政治局委員也未能連任。
當然,因為胡春華仍然還被保留了中央委員職務,所以可能性之一是同五年前的張春賢一樣,被安排一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可能性之二是如同五年前的劉奇葆一樣,被安排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如果是從國務院副總理轉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話,就很象當年鄧小平對吳學謙的處理方式。
對30多年前的「六四」事件有記憶的人士都應該知道,當時的吳學謙是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國務院的外事副總理。1989年「六四」鎮壓當天,時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英語部副主任的吳學謙的兒子吳曉鏞,將當日清晨在街上所見的鎮壓後場景用兩分鐘寫成新聞稿,並交由當值主持人陳元能播出。這則80秒的新聞也成為唯一一個披露「六四鎮壓」,及痛斥當局行徑的官方新聞。
該新聞中寫道:「請記住1989年6月3日這一天,在中國的首都北京發生了最駭人聽聞的悲劇。成千上萬的群眾,其中大多是無辜的市民,被強行入城的全副武裝的士兵殺害。遇害的同胞也包括我們國際廣播電台的工作人員。士兵駕駛着坦克戰車,用機關槍向無數試圖阻攔戰車的市民和學生掃射。即使在坦克打開通路後,士兵們仍繼續不分青紅皂白地向街上的人群開槍射擊。目擊者說,有些裝甲車甚至輾死那些面對反抗的群眾而猶豫不前的步兵。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英語部深深地哀悼在這次悲劇中死難的人們,並且向我們所有的聽眾呼籲:和我們一起來譴責這種無恥地踐踏人權及最野蠻的鎮壓人民的行徑。」
接下來發生的故事是,中共元老李先念和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當面要求分管政法的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喬石抓捕吳曉鏞。但喬石對自己當年在上海地下黨時期的老上級吳學謙還是盡力提供了幫助。吳曉鏞被在北京市公安局一處的看守所里「審查」了一段時間後,終於重獲自由並得以出國。而當時的吳學謙本人雖然一再受到李鵬等人的責難,但大家長鄧小平並未恩准對吳學謙進行審查,只是安排把當時的外交部長錢其琛提升為國務委員,實際上接替了吳學謙的工作,表面上仍保留吳學謙的國務院副總理職務;直到1993年3月正常換屆時,讓吳學謙改任了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當然,對胡春華日後的安排也不排除第三種可能,那就是因為前總書記胡錦濤對胡春華的出局向習近平表示了不滿,導致習近平乾脆一不做二休,將胡春華徹底的閒置,甚至不排除對胡春華進一步打擊報復。
關於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被習近平命令手下帶離二十大閉幕式會場的分析報道,這幾天可以說是鋪天蓋地。其中一篇《胡錦濤「被請走」8大看點:李強的笑與胡春華的怒氣……》中,總結出的內容很有可能成為引發習近平進一步整肅胡春華的導火索。
相關報道中貼出了胡錦濤被習近平命令自己保鏢強行帶離會場全程實況錄相的截圖,「胡錦濤經過胡春華的身後,胡春華雙手抱胸,面露不悅」。說明是:「副總理胡春華原本被視為胡錦濤隔代指定接班的『儲君』,眼見栽培自己的老長官胡錦濤『被身體不適』,胡春華口不敢言,身體語言卻透露了真實感受,他雙手環抱在胸前,臉上掩不住的怒氣。」
其實,所謂「身體不適」是中共新華社事發之後奉命對外解釋的託辭,而事件發生的當時,習近平並不是對着話筒先宣布了一句胡錦濤因為身體原因需要提前退席,而是直接命令保鏢對坐在位子上執意不肯起身的胡錦濤上下其手,連拖帶拽。期間,除了離習近平和胡錦濤最近的李克強、栗戰書和王滬寧,其他人的反應肯定都是胡錦濤說了什麼話激怒了習近平。習近平如果不是忍無可忍,也不會出此下策。他習近平不是不知道現場是有外國記者採訪的,而事後的習近平也肯定會調看當時的實況錄相。於是,整個過程中李強的故作談笑風生與胡春華氣憤的表情與動作,在他習近平的心目中同樣也會形成顯明對比。於是,在對李強愈發信任的同時,對胡春華的印象也會由過去單純的不信任而上升至憤恨。
自胡錦濤被帶離會場的事件迅速傳遍整個世界之後,因胡錦濤當場的抗拒表現已經令習近平和整個共產黨政權顏面盡失,外界評論因此而擔心胡錦濤的兒子,當時也坐在會場上的二十大代表之一胡海峰會仕途受阻。而筆者則更傾向於相信,習近平的怒氣和怨氣更可能會直接發泄到胡春華身上。
黨的現任總書記居然命令自己的保鏢將黨的前總書記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會場上強行帶離,對此外部世界一時間眾說紛紜,從哪個角度猜測原由的都有。筆者本人確信,此事件絕無可能是習近平的預先安排,如果不是當時胡錦濤向習近平提問了什麼內容,惹惱了習近平,而習近平擔心在會議期間胡錦濤會突然要求講話或者直接站出來講幾句話,他習近平應該還是會強壓怒火,忍耐到會議結束的。
有外界評論人士猜測,當時胡錦濤面前擺放的文件夾里的中央委員名單,與胡錦濤事先知道的不一致。筆者對此不以為然。道理在於,從中共十四大至今的中共中央委員所謂的「差額選舉」程序,都是先由各代表團在對上屆中央政治局提出的那份「中央委員預選建議名單」進行「醞釀」,而這次二十大召開之前,按例也是要分別交給黨內元老們「徵求意見」的所謂「建議名單」中,原本就沒有李克強、汪洋,同時還有胡春華,是肯定的。
換句話說,無論是李克強還是汪洋的退休,都是在二十大之前即已經決定,也已經知會了胡錦濤等黨內元老的。而無論是胡錦濤還是其他黨內元老,對李克強和汪洋的退休即使內心有什麼看法,也拿不出什麼過硬的理由反對。但胡春華就不一樣了,讓年僅59歲的胡春華在二十大上徹底「出局」,拿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是無法令當年點名提拔胡春華進入接班梯隊的胡錦濤認可的。
所以是否存在這樣一種可能?那就是,胡春華不再進政治局是習近平故意拖到二十大召開期間才臨時決定的,而知道這一消息的胡錦濤則是在進入二十大閉幕式會場落座之後,為此質問了習近平,這才導致了後來發生的一幕?如果是這樣的話,今後的習近平把對胡錦濤的記恨遷怒於胡春華是可以肯定的。
(全文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本文由看新聞網轉載發布,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看新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文章或有適當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