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變天后,如何下澳中美的三角棋盤?

秦晉
2021-09-21
image
同澳大利亞一樣,美國、韓國、瑞典、西班牙、法國、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德國、荷蘭、英國以及最近的新西蘭對中國的信任和尊重全都在習近平治下急劇下降。(圖片來源: Feng Li/Getty Images)

自1972年工黨總理惠特拉姆(Edward Gough Whitlam)引領世界新一輪對北京外交承認起,堪培拉與北京的關係就長期保持平順、親睦、穩定、互利。1989年是個小插曲,彼時工黨總理霍克(Bob Hawke)感情閘門大開,淚涕肆流,還讓當時在澳洲的中國大陸人士悉數滯留。1996年霍華德(John Howard)的聯盟(Colition,又稱『自由-國家聯盟』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中文也譯作『聯盟黨』)開始執政,以務實的姿態繼續與北京保持「生意是生意,友誼是友誼」這麼一種不卑不亢的良好關係。 

有人說北京變得強勢得益於911,「沒有911,中國就沒有二十年的發展機遇」。不過筆者認為中國從那時起到現在為止二十多年的發展機遇,更是由於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簡稱世貿組織或世貿),一舉改變了中國的經濟總體實力,從而使得軍力急速提升。中國得以進入世貿,應該是美國民主黨行政當局的一廂情願。冷戰結束,「邪惡帝國」蘇聯以及東歐共產主義陣營土崩瓦解,二十世紀兩大世界禍源「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在西方「自由世界」抵抗中,分別通過六年的二戰和四十年的冷戰,予以擊潰;北京等「共產主義」殘渣餘孽已是強弩之末,朝不保夕。因此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合掌騰騰信馬由韁,靜等北京政權經濟發展以後,中產階級發展壯大以後對當局形成政治壓力,從而順應潮流洗心革面,改弦更張走入全球民主化康莊大道。

2013年11月8日,一場「感謝澳洲,紀念中國大陸人士定居澳洲二十周年」為主題的活動展開
2013年11月8日,一場「感謝澳洲,紀念中國大陸人士定居澳洲二十周年」為主題的活動展開,現場來賓有楊黃美幸、霍克夫人迪艾普格(Blanche D』Alpuget)、前澳洲總理霍克[1] 、秦晉(從右至左)。筆者提供

北京則抓住了美國政客政治愚蠢和短視的這個政治機會,「臥薪嘗膽,十年生聚」,扮豬吃虎,彎道超車,鴨子浮水,力圖縮小與世界首強美國的差距,只等機會合適,一舉將美國打翻在地,實現稱霸世界的夙願。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國際與影響力日漸提升,美中關係開始發生變化,由甜變酸。即使在這樣的國際局勢之下,澳洲還是比較好地在美中之間取得兩邊平衡,左右逢源。國際安全依賴美國,澳洲繁榮取悅北京。

而北京則有目標、有戰略、細潤無聲地影響和滲透西方國家,澳洲也是北京重要的滲透爭取對象。懂中國和北京的人早早就洞若觀火,感知其中奧秘,而澳洲的反應如同澳洲特產樹熊,比較遲緩。 

北京「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得隴望蜀,孔子學院在西方學界登堂入室,西方幾乎沒有反應。進而紅色意識形態的「歌頌毛澤東音樂會」通過文藝演出在境外強勢擴張,卻於2016年在澳洲悉尼和墨爾本兩地遭受了猛烈狙擊。一小部分具有中國血統的人士在「維護澳洲民主價值和原則」的口號下奮力擊退北京這一輪油膩性的搶灘登陸,但是主流澳洲似乎木木然地作壁上觀。 

一直到了2017年末的12月初,總理麥肯譚寶(Malcolm Bligh Turnbull)用發音蹩腳的中文嗆聲北京:「我們澳大利亞人站起來了。」筆者推測譚寶總理是從他的兒媳那裡學得一丁點漢語。

譚寶總理稱「澳大利亞政治受到外國干涉」。而北京毫不退讓,指責譚寶關於中國影響力的言論「毒害」了兩國關係。

對此一事件,澳洲呈現兩極化的反應:澳洲國防分析師和多數民意認為北京此舉試圖恐嚇澳洲,支持譚寶總理對北京的立場;代表澳洲政治左翼的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指責譚寶針對中國的行為過分,是公然「打臉中國」,指責他破壞了與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之間的關係,更不應以犧牲澳洲與中國的關係為代價。陸克文把譚寶的詼諧中文表述視作向北京宣告,澳洲人民終於站起來對抗中國人。 

筆者注意到,澳中親睦雙邊關係開始發生逆轉,最初可見的標誌性事件就是澳洲總理麥肯·譚寶以中文嗆聲北京:「我們澳大利亞人站起來了!」 

2013年澳洲聯邦大選聯盟黨壓倒性大勝,但是當選總理托尼·艾伯特(Tony Abbott)好景不長,一屆沒有做滿就被同黨譚寶背後一槍挑落下馬,譚寶帶領聯盟党進入聯邦大選,卻差點被對手工黨擊敗,政府席位優勢嚴重縮水,只以微弱多數勉強執政。2018年因為其施政不符合聯盟黨的保守主義而受到內務部長達頓(Peter Dutton)的率先挑戰,經過兩輪國會內閣投票,譚寶迫不得已退出政壇。最終嘗得勝利果實的不是達頓,而是意外漁利的莫里森(Scott Morrison)。澳洲人普遍認為,莫里森不過是留守政府,民調也認定下一屆大選必輸無疑。 

澳洲似乎準備變天,可是2019年的澳洲聯邦大選結果出人意外,哀兵莫里森居然贏得了大選。這個結果不是北京希望看到的,澳洲工黨也是錯愕並且扼腕。一位筆者熟識的年輕朋友滿心喜歡地等待著變天以後與陸克文一道再架起一座澳中的金色橋樑。筆者卻是心中暗喜,澳洲的「防紅」堤壩可以得到加固加高,澳洲不被北京專制陷落。 

在世界範圍內,澳洲雖然只是地區性中等強權,抵抗北京的戰狼外交和對世界的攻勢所表現出的堅強可謂世界之最,在五眼(Five Eyes,又譯五眼聯盟)中雖力量排序靠後,僅大於新西蘭,其價值和原則的堅守卻遠勝於美、英、加。所以澳洲敢於叫板北京,對疫情溯源最早提出呼籲。相比較拜登(Joe Biden)行政當局高叫九十天內給出疫情大流行的溯源報告,結果卻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兩者有天壤之別。 

保守主義對於世界邪惡有天然的免疫力,上個世紀80年代獨領風騷的是二流演員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前總統和英國前首相鐵娘子撒切爾夫人(Margaret Hilda Thatcher),而澳洲的政治領袖們從前總理霍華德數起,前財長彼得·科斯特洛(Peter Costello)、前總理艾伯特、莫里森、外長佩恩(Marise Payne)和新換位到國防部長(簡稱『防長』)達頓都持保守主義理念。 

尤其是半年前才成為防長的達頓更是以強硬著稱,他認識到澳洲和世界正面臨一個二戰以來相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複雜和難以預測的地區環境。作為黨內保守派的名義領袖,他對中國持敬業而堅定的立場,稱澳洲希望印太地區穩定,要求北京應該為此做出貢獻,而不是從中破壞它。達頓還意識到地區風險和軍事衝突「並不那麼遙遠」,尤指台海和南中國海。 

反而離開政壇的譚寶被人黨內的人調侃詬病他的從政「入錯了門,嫁錯了郎」,按照他的思想理念更應該加入工黨。好在他獲得了前總理霍華德的青睞,還是在自由黨內行得風生水起,居然還做了近三年的總理,儘管有鳩占鵲巢之嫌疑。 

「1」 霍克因1989年六四天安門屠殺涕泗交流做出中國人士滯留澳洲的決定,獲益人約兩萬。   接任霍克的工黨總理基廷(Paul John Keating)於1993年11月1日決定,最終確定中國人士永久居留澳洲,獲益人數約為四萬五千人。這項活動主辦單位為了禮數周全,同時邀請兩位前總理。基廷婉言推辭,屬邀請人意料之中;霍克欣然接受,但稱11月1日不克出席,活動或可提前或延後。邀請人明白霍克不屬意11月1日前來參加活動,是有意避開的託詞,遂接受霍克的提議改期延後一周,求得雙方滿足。後來,當日多位台灣學者前來參加澳洲的活動,也都參加了這個盛會。有親北京者前來告誡不可把台灣代表安排與霍克同席,理由是工黨主體上親善北京、冷落台北。主辦方不予理會,堅持己見,楊黃美幸和秦晉均為主,霍克等一眾工黨要員(副總理和部長)為賓,以此排定主賓秩序。

(全文轉自獨家報導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