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撤離春熙路,以後我們砸什麼

張3豐
2022-10-29
image
2005年,中國愛國青年在成都的伊藤百貨公司外示威,抵制日貨。(圖片: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不要被標題嚇着了。

不過我第一次聽說伊藤這個詞,確實和砸它有關。

那是2005年的3月,我到成都商報實習,順便也來了解接下來自己將要居住和工作的城市。某天晚上,和帶我的編輯老師一起去溫江泡溫泉。大家光着身子在那聊天,突然老師們興奮起來,他們得到一個消息——伊藤被砸了。

一位編輯老師當場說了一個新聞標題出來,「伊藤,伊疼我不疼。」

這個標題當然沒有印在報紙上,但是它的確表達了這家商場和成都的複雜而深刻的關係。

1997年,伊藤春熙路店開業,這家日本百貨公司正式進駐成都,據說這也是成都第一家外資商場。

過去25年,伊藤始終堅持它的服務理念,保持一個日本商場的標準,坦白說,它始終高於成都人的生活,也引領着成都。

不信可以去看一下它的衛生間。現在的IFS和太古里,衛生間裝修得都很高級,設施當然沒得說,但是卻顯得高冷——它只彰顯自己的財力,而並不真的以人為中心,走進去我常常擔心會摔跤或者撞牆。而伊藤的衛生間,考慮的更多是細節,包括小孩和老人的需求。

不久前成都靜默的時候,伊藤也是保供企業之一。那些收到來自伊藤蔬菜包的市民,明顯更自豪。物品更豐富不說,包裝也更好,還有貼心的小紙條。

成都人對伊藤有着複雜的情感。附近有伊藤商場的居民,生活會相對幸福一些。毫無疑問,成都人是喜歡、追捧伊藤的,它也不斷開出新店。「逛伊藤」不僅意味買東西,還代表着某種中產身份認同,因為它超市的貨物比一般的要貴。

伊藤在中國多個城市有生意,但是成都伊藤的利潤是最好的,據說比日本本部還要好。就像它公司註冊的名字所顯示的那樣,「成都伊藤洋華堂有限公司」,它深度融入了成都這個城市。

但是,春熙路的伊藤,又是日資、外資乃至「外部生活」的象徵,在2005、2010和2012年,它都曾被愛國人士包圍。2005年,我聽說是「真砸」了。一位朋友說,2010年的時候他在現場,愛國青年看到伊藤受到警方良好的保護,砸爛了對面一家韓國燒烤的招牌。

現在春熙路店要關門了,它隔壁的伊勢丹百貨也要關張。一位好友發圈說,她未來一段時間會經常去吃飯,希望大家能夠在那裡偶遇。她的看法,代表了相當多人的情感,至少有一部分,發自內心地熱愛着日式百貨帶來的精緻生活。

這家店的關門,引發一些過渡的猜測,人們把它和外資撤離中國聯繫起來。其實,伊藤並沒有變,它和百貨業整體上一樣陷入經營困難,但是撤離春熙路就只是春熙路而已,至少在可見的未來,它不會撤離成都。

伊藤撤離通告
伊藤撤離通告。(網絡圖片)

換句話說,不是伊藤變了,而是春熙路變了。這不是一個意識形態問題,而是一個城市更新問題。百年商圈春熙路,其實已經凋敝了,這是成都人必須認識的現實。

那裡依然是「市中心」,不過真正的中心稍稍往東偏移了一點,現在太古里和IFS,勉強維持了某種繁華。而以伊藤為代表的傳統春熙路商圈,風光不再。

你去看一下,那些愛攝影的油膩中年男,都埋伏在太古里,而在春熙路,連一個打望的人都沒有。

一個時代結束了,人們總愛這麼說,那麼,結束的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呢?我認為過去25年,是成都人學會過「現代生活」的時代。

1997年的成都,其實是一個落後的西部城市,但是在鹽市口、春熙路一代,必勝客、星巴克這些洋品牌大量進入,創造了一個「國際生活」場域,而伊藤和伊勢丹所代表的日式生活,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這個「現代生活」,核心是對人的尊重。不要以為這是一句空話。前段時間有個新聞,一位單親媽媽帶着小孩在某市打拼送外賣,孩子在送進幼兒園之前,她時常把孩子放在麥當勞——相互信任帶來的安全感,是都市的本質,而為我們帶來這一切的,不是什麼供銷社,而是麥當勞、必勝客這些外資企業。

如果選一個商場作為這種價值的代表,在成都無疑就是伊藤洋華堂。就這個意義上說,過去25年伊藤教會了成都人很多,而那些去打砸搶的人,也從反向證明了伊藤的價值:它是一個「中心」,也是某種價值觀的代表,伊藤撤離了,以後你們還去哪裡呢?

(全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城市的地得」)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