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沒有人才嗎?

修明1644
2024-03-17
image
網絡圖片

之前寫了《大清的成功秘訣》,提到大清的成功離不開統戰關鍵群體。今天我們就聊聊大清的敵人大明朝。

大明朝滅亡的原因,非常複雜,網上討論也很多,包括王朝周期律、財稅制度落後、小冰河期等。今天我不聊這些學理性的、深層次的原因,只聊一個最簡單的,那就是用人制度。

大明朝一向是刻薄寡恩、用人不善,君臣之間嚴重缺乏互信。在大明朝的後期,有兩個現象非常突出。

一是越忠誠的官員下場越悽慘。絕對忠於朝廷的戚繼光、楊鎬、熊廷弼、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都下場悽慘,擁兵自重或投降大清的李成梁、左良玉、洪承疇、吳三桂、孔有德則活地很滋潤。

二是成為大清的人才輸送基地。同樣的人,在大明朝這邊默默無聞,跑到大清就成了一頂一的人才。明軍一旦剃頭,戰鬥力就翻上三四倍。

先說第一點,在大明朝做忠臣下場是悲慘的,《萬曆十五年》有句話說得好,說上到首輔、總兵,下到文學家,沒一個有好下場。這句話放在明末,再合適不過了。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明末的幾個遼東巡撫、總兵、督師,沒一個善終。楊鎬薩爾滸戰敗後被處死、李如柏薩爾滸戰敗後自盡、熊廷弼廣寧失守後被處死、袁崇煥己巳之變後被凌遲、孫承宗大凌河之敗後被罷官。

這裡,我重點說兩個人,一個楊鎬、一個袁崇煥。

提起楊鎬,明粉往往是一頓黑,認為楊鎬應為薩爾滸的戰敗負全責。但問題是,除了楊鎬還有更好的人選嗎?合兵就能打贏努爾哈赤嗎?

按當時的條件,楊鎬其實是最好的人選,大明朝一向是以文制武,總指揮一定是個文官,而楊鎬參加過萬曆朝鮮戰爭,是作戰經驗最豐富的文官,整個朝廷,也找不出比楊鎬更有經驗的。

楊鎬的分兵戰略,也沒有大問題。分兵,其實是遼東明軍慣常的做法,在遼東多次參加戰爭的李如梅,也建議分兵。楊鎬分兵原因有二。

一是薩爾滸明軍調自全國各地,將帥不和。

二是建州地形崎嶇,十一萬大軍施展不開且會面臨補給困難。

就後面的戰事看,努爾哈赤也沒有真的合兵一處,雖然努爾哈赤說「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但後金在局部戰場投入的兵力,最多也不超過3萬人,與單路明軍(2-3萬左右)的人數,差距並不大。

就是這樣人數大體相當的戰鬥,明軍卻往往只能支撐1天,第2天就開始潰敗,努爾哈赤和幾路明軍的戰鬥,都可以用屠殺來形容。這樣巨大的戰鬥力差距,合兵只會死得更快,還不如分兵打個時間差。

可以說,楊鎬的指揮並無錯誤,就史料看,楊鎬本人也沒什麼污點,在朝鮮時,他口碑就很好,朝鮮人記載楊鎬到朝鮮後嚴肅軍紀,力主抗敵,楊本人更是兢兢業業,從不嫖妓。楊鎬被罷免時,朝鮮君臣出城送別,哭聲震天。

任遼東巡撫期間,楊鎬也是忠心耿耿,努力挽救遼東局勢,薩爾滸戰敗後,更是以戴罪之身替熊廷弼背鍋,連熊都稱讚楊鎬的人品。

從楊鎬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兢兢業業,希望報效國家的忠臣形象,這樣的人,無論如何是不該死的。

薩爾滸的失敗,是註定的,責任不在楊鎬,而在萬曆。明朝是一個皇權達到鼎盛的朝代,任何大事都需要皇帝進行決策,內閣只有建議權,而沒有決策權。遼東局勢的潰爛,和萬曆的怠政息息相關。

萬曆中年時派出礦稅太監到遼東盤剝,壞了人心,導致大量遼東漢人投奔建州,努爾哈赤能順利奪取遼東,離不開遼東漢人做內應。

萬曆中年後還三十年不上朝,凡是臣子的奏章都留中不發,致使缺額的官員得不到補充,財稅制度近乎崩潰、軍器、軍紀也得不到修整。整個大明朝原有的弊病,在萬曆年間進一步放大,到1619年已是積重難返。

薩爾滸的幾位主將,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有的行動不便,需要士兵抬着才能上戰場,為什麼將領青黃不接,還不是萬曆多年怠政,導致新人無法接任,這才讓本該退休的老將上戰場。為什麼努爾哈赤能做大,也是因為萬曆怠政,致使無人主事遼東,這才讓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

薩爾滸之戰,身為最大責任人的皇帝不背鍋,反將收拾殘局的忠臣處死,這不讓人心寒嗎?

說完楊鎬,我們再說說袁崇煥,袁崇煥比楊鎬還慘,楊鎬畢竟是個敗軍之將。可袁崇煥任內,先後兩次擊敗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是明朝唯一能正面擊敗後金的官員。這樣的豐功偉績,於情於理都不應重罰。但袁崇煥最後的下場卻是凌遲加傳首九邊,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袁崇煥有沒有問題?我認為完全沒有,殺袁崇煥完全是崇禎刻薄寡恩。袁崇煥做的幾件事爭議很大。

首先是殺毛文龍,很多人說毛文龍可以牽制後金,袁破壞了抗金大業。這種說法沒有根據,實際上毛文龍向來謊報軍功、不聽調遣,斬獲極為有限,根本起不到牽制的作用。而且崇禎在事前賜予了袁崇煥先斬後奏的權力,袁殺毛文龍,在法理上沒有任何問題。

我知道,會有人說所謂尚方寶劍都是虛的,真的先斬後奏就是犯了皇帝的忌諱,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要麼不授予臣子這項權力,既然授予了就不能予以追究,這牽扯到君臣之間最基本的互信。崇禎殺袁,看似是維護了皇權,實際上完全破壞了君臣之義,將赤裸裸的算計擺到了台前。

還有人說袁崇煥說五年平遼,結果第二年後金軍就兵臨北京城下,涉嫌欺君,這更是荒謬至極。

己巳之變才是第二年,離五年尚遠,何來欺君?更何況,以當時明朝內憂外患的局勢,袁吹牛了又如何?當時袁是唯一能抵擋後金的官員,你把袁殺了又能用誰呢?於情於理,都不該殺。

至於袁執意要在北京城下迎擊皇太極,實是迫不得已,袁深知明軍沒有和後金軍野戰的能力,只能「憑堅城,用大炮」,袁崇煥打贏的寧遠和寧錦兩次戰役,都是依賴城牆上的火炮,而北京城上,恰好有20門紅夷大炮。在北京城下阻擊皇太極,是明軍唯一的勝機。

但多疑的崇禎不會相信袁的說辭,只會認為他養寇自重,蓄意謀反。崇禎認為袁崇煥請求入北京城歇息,是圖謀不軌;讓皇太極兵臨北京城下,是勾結敵軍;袁崇煥下獄後,遼東兵將均不聽調遣,更坐實了袁崇煥擁兵自重的指控。

就這樣,這個大明朝的忠臣被凌遲處死,北京百姓紛紛生啖其肉,袁的首級也被傳首九邊,遼東明軍看到袁崇煥的下場,人心渙散,徹底對明朝失望。大明朝的刻薄寡恩,被每一個大明將士看在眼裡。

袁崇煥的死,實在讓人惋惜,袁從在福建當知縣開始,就為官清廉。後到北京述職,他一個文人,剛到北京就單人出塞查看遼東地形。之後到遼東工作,在友軍撤離的情況下坐守孤城,贏得了明朝對後金的第一場勝利,這個大明朝的忠臣,沒有死在皇太極手裡,反而被自己的皇帝和子民所殺,大明朝,配不上這樣的忠臣。

除了楊鎬、袁崇煥,後面的孫傳庭、盧象升也下場不好,他們都在朝廷激烈的黨爭和崇禎帝的多疑下被逼而死,唯一活的比較好的就是洪承疇,但他是做了貳臣,靠投降大清才改變了必死的命運。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不少大明臣子終於認識到,在大明朝做事是危險的。我大明朝的制度,核心不是辦成事,而是維護皇權。大明朝為何以文制武、太監監軍,外行領導內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限制武將,互相監督,保障皇權。

你權力小辦不成事、權力大又被懷疑擁兵自重。辦不成事要處斬,老辦成事功高蓋主,也要處斬。不論是皇帝還是言官,只要抓住一點小錯,就將人往死里整,大明朝的人心已經壞了,這種氛圍下,只能少做少錯,不做不錯。躺平不做事,成了官員最明智的選擇。

既然在大明朝不能做事,那只能去大清了。那些在大明朝磨洋工的庸碌之輩,一旦剃了頭,就戰鬥力大增,原因無他,只因大清的制度要比大明朝寬容的多。

比如額駙李永芳,在明朝不過是個中級軍官,手下兵力不過千把人,投降後金後竟成了後金第一軍師,還娶了努爾哈赤的孫女,他連續用內應攻破明朝城池,薩爾滸之戰時,李永芳更是獻策,提出應集中兵力消滅明軍。

再比如大清烏真超哈炮兵部隊的組建,造出紅衣大炮的王天相、金世祥不過是明朝的普通鐵匠和普通軍戶,就這兩個大明朝的路人,在投降大清後,居然趕在大明朝廷前仿製出了西方的紅衣大炮,到大凌河之戰時,皇太極的重炮數量就超越了明軍,在孔有德等人降清後,大清更是在火炮上占據絕對優勢。

為何大清只用了大明的二流人才,就仿製出了紅衣大炮,關鍵是體制不同。大明朝的問責制度非常嚴厲,只要造炮失敗就要被嚴懲,輕則處分、重則殺頭。

久而久之,大明朝的工匠都趨利避害,不敢研發新品,不敢嘗試威力大但成品率低的重炮,都去造那些威力小、成品率高的火器。所以大明朝火器種類雖多,但大都不堪用。戚繼光就說除了鳥銃和佛朗機,都不堪用,這兩個還都是從西方引入的。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相比大明朝的刻薄,大清寬容的多,皇太極當時為了造出紅衣大炮,許諾不懲罰失敗者,只要勇於造炮,無論用多少原料,失敗多少次都可以,最終在無數次的嘗試下,王天相擁「失蠟法」造出紅衣大炮,金世祥則發明了效率更高的泥鑄法,兩人成功的背後,離不開無數次的失敗和試錯。

事後,皇太極大喜,立即封王天相位騎都尉,後又升為備御,世襲罔替。

正是這種對錯誤的容忍,對人才的絕對信任,讓大清勝過了大明。大清向千百萬漢人表明,雖然建州苦寒,物質條件比不上關內,但大清對待人才的態度是不拘一格,只要你是人才,就能在大清有所發展。

這種對人才的統戰一直延續到清朝末期,19世紀60年代,大清同時面臨太平天國、英法聯軍、陝甘回亂、捻軍等四股叛亂,大清朝廷完全無力鎮壓,為了保住朝廷,大清下放權力給漢族士紳,不到十年就平定叛亂,讓大清續命50年。

這期間,曾國藩、左宗棠、僧格林沁都吃了無數敗仗,甚至有一次,捻軍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慈禧不僅沒怪罪左宗棠,反而繼續信任他,最終終於平定了捻軍和回亂。試想,如果當時當政的不是慈禧而是崇禎,恐怕朝廷一不會放權,二會處死戰敗的左宗棠、曾國藩。大清大概率撐不過太平天國起義。

在用人格局上,大明完全輸給了大清,崇禎也完全比不上慈禧。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想要直接和我討論國內外形勢、政治、歷史的讀者可以加入知識星球,加入後可以進入vip群,在知識星球或微信私聊我諮詢。星球內會分享一些有價值的關鍵信息,讓你對政治的本質和國運的興衰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避免踩雷,更好地投資、生活。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沉思的托克維爾

猜你喜歡

編輯推薦

image